(资料图)
12 月 1 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在成都成功举办。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教授代表协会与爱思唯尔,分享一份汇集了全球 3000 多名科研人员洞见的报告《科研之信:公众注视下的科研人员》(以下简称《报告》),其旨在洞悉当下公众对科学研究关注度的变化,评估当下科研人员对科研实践本身和对公众科学沟通的信心,并以此洞察为基础推动一系列行动,提振科研人员的信心。
科学及科研实践活动正在经历快速变革:全球性危机的紧迫性加速了开放科学,拓宽了科研人员的研究视野。同时,面对全球性危机,公众寄希望于通过科学研究寻找应对挑战、解决危机的方案,将更多的关注投向科学研究和科研人员。《报告》发现,全球近三分之二(63%)的受访科研人员认为近三年来公众对科研的关注程度日益提升。
在中国,超过半数(56%)的受访科研人员认为近三年公众对科研的关注度,以及公众对研究方法和过程的关注度均有所提升。受访中国科研人员认为,科研关注度的提升能够在增进社会效益(55%)、影响政策制定(48%)、以及提升科研质量(47%)三个方面带来积极影响。
然而,科研工作骤然被放到公众的镁光灯下,也引发了科研人员的担忧。对受访中国科研人员来说,排在前两位的担忧是公众对于科研和科研开展方式的理解不足(52%)和时间压力(45%)。
“我们欣喜地看到,公众对科学研究的关注度提高了,也越来深刻地认识到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对于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在《报告》中我们看到,处在公众注视下的科研人员需要获得全社会的更多支持,让科研信息得到更清晰和准确的传递。” 爱思唯尔大中华区总裁李琳表示。
为此,爱思唯尔发起以 “科研之信” 为主题的讨论,与包括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在内的全球六所顶尖科研机构举行了多场专家圆桌会议,研讨《报告》中的关键洞察,并制定出方向性建议,以支持科研界应对挑战,增强全球科研信心。
全球专家提出的方向性建议包括:
增强科研他信:
建立科学与公众之间有效的学术交流平台和互动平台,以提高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建立公众信任。为职业生涯早期科研人员提供工具和指导开展正式的科研交流培训,使其能够规范地、有效地开展研究交流,并鼓励他们将公众沟通技能纳入职业发展要素。呼吁高校和研究机构聘请专职科学传播人员作为科学传播新闻官,在社交媒体以及媒体渠道,定期发布能增进公众理解的重要科技进展。采用更易理解的摘要内容和用户友好的阅读格式,使决策者、新闻记者和社会公众更容易理解和识别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通过起草明确的行为准则和如何管理在线沟通的指导手则,为科研人员提供应对策略的支持,以更好地应对网络沟通中可能发生的争议与冲突。提升科研人员与产业界和政策制定流程之间的沟通效能,以推动利益相关方正确识别 “真正适合的科研项目”,创造出具有价值(包括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价值)的科研成果。增强科研自信:
科学发展是双刃剑,科研人员要高度关注科技伦理,开展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推动意义的科学研究,做负责任的科研创新。积极塑造科研诚信的文化,对于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更好地遵守科研诚信原则。完善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确保高质量科学研究。通过基金与资助,激励科研人员进行不同知识体系的跨区域合作,并促进高质量的试验和研究。优化资助机制,尤其是针对关键任务、前沿课题等研究项目,为高质量研究提供更多自主机会。以更加可操作的形式,支持青年科研人员。高校继续加强 “放管服” 的落实,减轻科研人员的工作压力。通过将研究资金导向最需要的国家和研究团体,优先考虑科研公平性和多样性。优先考虑研发经费的一致性,以确保科研人员能够正确规划其研究、人员配置和基础设施需求。认可同行评审等工作的贡献,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更加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对科研人员在为增强科研信心层面所做的贡献,在其职业晋升评估时给予认可。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科技伦理